2019年11月10日星期日

環遊世界的金錢管理

環遊世界的過程,金錢管理應該是最麻煩的事
一般來說,網路上大家最常使用的
是現金、信用卡、金融卡和旅行支票
就以小編實際使用的經驗跟大家分享好了

現金

在出國之前,小編其實非常猶豫
到底要帶多少現金才夠
小編最後採行的衡量標準是
如果這筆現金全部遺失
你願意承受多大的金額
於是小編後來帶了2000歐元的現金
會選擇歐元是因為旅行前半段主要在歐洲
比帶美元方便很多
小編有另外帶200美元小鈔
主要是給小費方便一點
至於要帶多少取決於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
讀者可以自己決定

這是一筆不大不小的數字
但也不少錢了,至少小編不希望一次全部弄丟
於是小編採取分散收藏的策略
1. milesto旅行收納包:
  隨身攜帶,並穿在登山背心下方,因為會有點突出,平常將收納包夾在背包和身體之間,這樣既遮住了收納包,貼身放著外加背包壓著也比較難扒走。
2. 貼身腰包:
        在衣服下面穿一個貼身腰包,因為流汗腰包還是不太透氣,因此如果覺得不太舒服,在白天的時候我會將腰包穿在T恤和登山背心之間,需要提升風險等級的時候拉一下T恤就可以貼身穿著了。
3. 御守2個(一個隨身、一個背包):
        用護身符也可以,基本上可以塞進100歐元鈔票1張,我將之視為緊急預備金,如果遇搶也許有機會晚點被搶走,因為跟口袋雜物放一起,有機會跟面紙一起被忽略。
4. 外套暗袋:
        我的外套內側有個暗袋,可以藏一點錢,另外我的護照也是穿在外套的暗袋內,出門在外護照不要放進錢包或貼身腰包內,如果遇搶或遇扒,很容易被一起摸走。補辦護照和簽證超級麻煩,分開放少很多風險。
5. 背心暗袋:
        我的登山背心也有一個暗袋,如果沒穿外套,護照和部分現金會移轉到這個暗袋,由於沒放什麼東西,外觀看不出來有放東西。
6. 護腕:
        很多人會自製各種藏錢小物,我的護腕是雙層的,在內側切一個小縫,可以塞幾張鈔票進去,記得捲成一疊放進去,不然歐元容易破,破掉還要去銀行換,超麻煩的。
7. 零錢包
        主要用來放當地的錢幣,如果有換比較多,我會把大鈔放進貼身腰包,每天出門前放1天會用到的金額在這個錢包就可以了,如果需要拿錢出來,裡面也不會有多少錢。

信用卡

在很多國家信用卡很普遍,尤其觀光區能非常普遍地使用信用卡
會不會有盜刷問題就看你對店家的風險判斷
我一般會使用信用額度最低的那張卡或晶片金融卡
就算被盜刷也不會損失過大
為避免掉一張卡就無法繼續旅行
我身上有兩張信用卡、兩張金融卡
一組放錢包、一組跟護照放
萬一錢包被搶了,還有備用的

金融卡

在國外提款其實蠻方便的
不過要注意你使用的ATM
在觀光客多的城市會有那種專門坑觀光客的提款機
不只匯率很爛,機器預設一次要提領的金額也會很大
要避免這個狀況,我會在當地消費時順便詢問商家他們會在哪裡領錢和換錢
通常我會先去老闆推薦的換匯點
如果匯率已經很雷,我會推斷ATM應該也會很雷
就再問另一個商家就好(上網查也可以)

旅行支票

我不太確定為什麼很多人會推薦旅行支票,老實說我自己使用的經驗是覺得非常難用,因為之前的難用經驗,這次出門我一張都沒有帶。

旅行到後面現金越來越少時,發現自己心理上輕鬆很多
一無所有則一無所失
如果再讓我選一次,可能就不會在出門時帶這麼多現金了
不過身上也不能沒有現金
我在很少用現金的北歐仍遇到非用現金不可的狀況
很多廁所是需要投幣的(冏)
換點當地小鈔還是有其必要
畢竟最悲傷的狀況
就是在你好不容易找到廁所的時候發現要投幣才能使用而你身上沒有零錢

所以你需要買原生紙漿製造的衛生紙嗎?再生紙漿衛生紙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衛生紙是大部分民眾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消耗品,對我來說當然也是,雖然我會使用馬桶旁專門洗屁屁的蓮蓬頭在如廁後沖乾淨,但難免需要把屁屁擦乾。        在台灣很多廠商會主打他的衛生紙是原生紙漿,對我來說是一件很令人困惑的事,如果是需要長纖維的面紙需要用原生紙漿製...